浅议济南城建集团大院的山水环境艺术
现代城市高楼林立,我们处于“森林化”的钢筋水泥之中。在如此环境内,不管是单位宅院、道路广场还是河道冲沟等到处可见自然山石的摆放,公园就更不用说了,正可谓“无园不石”。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非生态环境艺术资材,已经成为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构成元素。
究其原因,简而言之,是受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观念,对自然敬仰与尊重的审美习惯的影响。山水诗代代相传,流派纷呈。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题裁,从王维算起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此后山水画层出不穷,历代都有名家。山水园林作为营造环境的主要手段,至魏晋已趋于高峰,荦荦大成者应是明清的文人山水园。山水园林与山水画互借互动,成为东方艺林中的奇葩。
人们通过园林的营造,将艺术与居住联系起来,把栖居诗化,这是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最大不同点。透过山水艺术的具体形态,寻求人生情趣,向往美好的未来,直接和间接显示营造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不难看出这里有哲学和宗教信仰的深厚背景。
艺术是与时俱进的,1958年毛主席提出“大地园林化”,1990年钱学森博士提出“山水城市”,这应是园林人的不懈追求,山水园林的诗意内涵始终主导着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也清晰的反映着各时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和地域文化的特质。
我们在这次集团大院的改造中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中心庭院入口两侧的小型石景堆叠与常见的园林设计风格有些不同,这是一种结合实际的台地式布置手法。
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如下:一是集团大院地下水位高,含盐量大,植树要抬高地平;二是为了确保植物有良好的立地生长环境,原有的山丘式高地,形态不美观,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容易造成上旱下涝,因此我们选用具有本地特色的石灰岩,叠成具有梯田式色彩的山石小景,让植物长势更好,持续旺盛。这种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山石的用量,不在多,而在于精:当要节用,关键部位几块石头点缀,即可呈现理想的效果,节约人力物力;
结合实地地形:两侧原有的土丘高度为三个小层次,南北两片稍有不同,我们采用了小梯田的布置方式,运用本地产的水岩石作围堰,在规则的建筑庭院中营造出一片接近自然的小天地;
基石的摆放一定要部分埋进土中,山要有根,昭示业基千年;
山石的堆叠,纹理要通顺,讲求来龙去脉,宛若天成;
平面的起脚稍有进退,避免呆滞感,自然的平面线形显现出原生态之美;
山石的立面处理稍有起伏,有自然之理,方成自然之趣。
中心庭院门前两片山石小景经过汇友园林职工的努力,虽然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尽善尽美,但已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观赏和实用的功能,让在现代建筑环境中工作着的人们,能动的联想到郊野的广阔和清新,“谋于野则获”工作效率会更高一些。也许,你不经意的一瞥,朦朦胧胧似乎看到山石上有山羊留下的痕迹......
总工办 吴雯雯